
岁月流转中,家不仅是居住的空间,更是记忆与情感的归所。中国人讲究以孝为先,祖辈带大的孩子尤其感恩老人的陪伴与照料,当他们成长为家庭的顶梁柱,也自觉担起了照顾长辈的责任。
10月30日晚,《梦想改造家》第十二季最新一期在东方卫视播出,节目与委托人一起推开封关了17年的老房的门。设计师王平仲直面奇葩五边形户型,以当代设计守护温暖亲情。

以家人之名刷新未来
在杭州西湖东北面有一片老小区,上世纪90年代的房子装着属于那代人的记忆,其中就有委托人小夏的少女成长故事。从四岁到二十多岁,小夏的青春与老房连在一起,也记录了她与外婆的相处点滴。外婆住在隔壁栋,对小夏来说,小时候与外婆在一起的时光总是放松又开心,是一种非常纯粹的幸福。如今小夏早已成家立业,搬离老房,外婆却日渐老去,一个人独守旧居。要强的老人不愿给家人增添负担,甚至有一次血管破裂都不说,这让小夏放心不下,萌生起搬回老房照顾外婆的念头。


对小夏的决定,丈夫小倪非常支持,但空关17年的老房却没做好迎接他们回归的准备。老房曾是小夏的爸爸亲自装修的,套内49平方米,临街的卧室呈奇葩五边形,屋内隔墙多、门洞多,客餐厅就有五个门,仿佛一个交通要塞。无人居住的时光里,老房也逐渐衰败,水管漏水、线路老化、家具腐蚀等问题层出不穷。土木出身的小倪原本想自己画图改造老房,可充满斜角的五边形结构却让他束手无策。夫妻俩希望孩子既能在安全舒适的环境里成长,又能感受老房沉淀下的温暖回忆,《梦想改造家》接到委托,派出“六边形战士”王平仲为一家三口改造小家,让曾经的温暖细节重新活过来。
王平仲来到小夏的家,除了奇葩的五边形结构让他感受到挑战,遍布墙体的壁龛也引起了他的注意。原来,当初为了增加收纳,小夏爸爸在墙上挖了一个又一个洞,甚至为了扩大卫生间面积,还砸掉了一部分墙体。“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”王平仲希望树立一个观念——即使不动承重墙,房子也能改造得很舒服。王平仲要求施工团队对每一处承重墙的缺损进行修复,在结构稳固的前提下实施设计改造。

为了满足委托人一家三口的居住需求,王平仲必须在现有的空间里塞下两室两厅一厨两卫,然而五边形结构又容易出现冗余空间,如何重塑空间、优化房屋布局是摆在他面前的第一道难题。
同时,王平仲也特地上门了解了委托人的生活习惯和个人爱好,得知小夏喜欢下厨,小倪爱好拼装和养鱼,孩子则想要两层的床。家庭成员充满个性的需求决定了必须有丰富的功能分区,王平仲如何在有限的空间里安放他们的喜好,素以“手工达人”著称的他又将如何将童年记忆附着在旧家具上,陪伴委托人迈向新生活,都成为此次改造的聚焦所在。
老房新生安放三代温情
改造完成后,这个曾经被“五边形”格局和安全隐患困扰的老房迎来了脱胎换骨的新生。设计师王平仲交出了一份堪称“空间魔法”的完美答卷。他首要恢复了所有被破坏的承重墙,确保建筑安全。在此基础上,他大胆地以一条中心轴线对不规则空间进行切割与重组,巧妙地化解了原有户型的尴尬。通过采用大量可移动、多功能的定制家具,如可翻转的卡座、隐藏式电磁炉餐桌、以及能像乐高一样自由组合的抽屉柜,实现了空间功能的极致叠加。客厅在白天是家人的公共活动区,夜晚沙发床放下后则成为舒适的卧室;厨房入口被调整,获得了最宽的操作面宽,并科学地将油烟排出室外,彻底解决了对公共走廊的污染。最终,在不足50平方米的空间内,不仅成功容纳了两室两厅、干湿分离的卫生间,还奇迹般地满足了男主人养鱼、女主人种植、孩子拥有梦幻双层床及游乐天地等所有个性化需求。

更重要的是,这场改造充满了情感的延续。王平仲亲自操刀,对委托人家庭传承下来的老物件进行了创意修复与再造。原本颜色暗红的樟木箱被巧妙打磨改造,加上滚轮,变成了可移动的精致边几;老旧的藤椅经过修复,成为阳台一角的休闲躺椅;尤其是儿童房的地面与墙面,嵌入了从老地板上切割下来并重新上色的木块,让父辈的记忆以全新的形式陪伴孙辈成长。一面可折叠的屏风上,镶嵌着由老家红色地毯裁剪而成的装饰,既是艺术点缀,也是情感的载体。这些精心设计的细节,让这个家不仅仅是物理空间的焕新,更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、安放三代人温暖亲情的纽带。

如今,小夏一家可以方便地照顾年迈的外婆,孩子也在充满童趣的环境中快乐成长。原本被压抑的男主人的爱好终于有了展示空间——定制水族箱让养鱼梦得以实现,模型收藏也有了专属展架。这个曾经令人束手无策的五边形空间,如今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情感纽带,证明了好设计能够真正提升生活品质,让亲情在焕新的空间中持续升温。

《五边形的家》改造展现的不仅是空间的重生,还是中国当代家庭生活方式的创新探索。正如《梦想改造家》这一长效IP一直倡导的,设计的力量在于解决实际生活难题的同时,守护每个家庭最珍贵的情感记忆。五边形老房的华丽转身,不失为城市更新与家园重建的生动范本,激励更多人在有限空间内创造无限的生活可能。
富灯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